從艾森豪矩陣分析創新產品潛力
艾森豪矩陣主要用來排定各項工作和任務的優先順序,但我們可以用這套矩陣分析創新產品的市場潛力。新創需要用最快速度找到重要且緊急的產品,這種產品不僅能讓客戶付費,也有長期成長動能。產品成熟之後,可以再從重要但目前不緊急,未來會越來越有急迫性的產品線著手,找到有未來性的第二曲線。
艾森豪矩陣主要用來排定各項工作和任務的優先順序,但我們可以用這套矩陣分析創新產品的市場潛力。新創需要用最快速度找到重要且緊急的產品,這種產品不僅能讓客戶付費,也有長期成長動能。產品成熟之後,可以再從重要但目前不緊急,未來會越來越有急迫性的產品線著手,找到有未來性的第二曲線。
Brad Feld 和 Techstars 共同創辦人 Ian Hathaway 在 2020 年七月底出版了一本新書 The Startup Community Way: Evolving a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這本書講解要讓新創社群有長久發展,有哪些重要原則和方法。
在寫《創新產品鍊金術》時,我訪談了許多業界資深人士讓內容更豐富,其中一位是孫治華老師。我書的篇幅有限無法著墨太多,這篇文章要分享更多孫治華所的洞見。
從接案開始到做出可規模化的產品是漫長的道路,一個台灣軟體公司要做出國際化的產品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台灣的 Ragic 雲端服務創辦人郭家甫(Jeff)就做到了,這家公司有 80% 的客戶是外國使用者,這篇文章分享他的故事重點。
果珍濃是台東知名的飲料店,他們只賣一種水果珍奶產品,是由自己種植的火龍果加上木虌果等食材和初鹿牛奶調配的水果珍珠奶茶。我和創辦人韓吉深聊後發現,他們能夠掌握「市場優先於產品」這個原則,並且能靈活轉向,才能做得越來越成功。
Survey Cake 分享從創業初期到後來開發出很多知名企業客戶過程中,歷次軸轉經驗。「一定要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共同創辦人劉邦彥其中一個最大心得。
會對營運模式和營收模式感到混淆嗎?就算有了營收,也需要完善的營運模式讓公司持續有健康的營收流。要想怎麼賺錢,得先弄清楚這兩個概念。
台北醫學大學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已經有兩年執行經驗,並在教育部全國生技創新大賽中囊括最好的獎項。邱士峰博士是該計畫的主要規劃和執行人,分享北醫在創新團隊培育的經驗和方法。
我們所花在工作的時間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建立價值、傳遞價值和轉化營收,要能靠自身價值獲得收入,這三種活動缺一不可,但若這三種活動過於失衡,也難以把自己投入的努力有效轉成營收。
我在網路上自學 Ruby on Rails、Javascript 等語言,從開始學習到做出簡單的部落格和數千使用者的雲端服務,約有一到二年時間,中間大部份都是下班回家自學。這裡分享我自學的資源清單和注意事項,供想要學做雲端服務網站的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