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輔導數百新創經驗的孫治華:新創如何避免簡單錯誤和進階錯誤
在寫《創新產品鍊金術》時,我訪談了許多業界資深人士讓內容更豐富,其中一位是孫治華老師。我書的篇幅有限無法著墨太多,這篇文章要分享更多孫治華所的洞見。
在寫《創新產品鍊金術》時,我訪談了許多業界資深人士讓內容更豐富,其中一位是孫治華老師。我書的篇幅有限無法著墨太多,這篇文章要分享更多孫治華所的洞見。
從接案開始到做出可規模化的產品是漫長的道路,一個台灣軟體公司要做出國際化的產品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台灣的 Ragic 雲端服務創辦人郭家甫(Jeff)就做到了,這家公司有 80% 的客戶是外國使用者,這篇文章分享他的故事重點。
果珍濃是台東知名的飲料店,他們只賣一種水果珍奶產品,是由自己種植的火龍果加上木虌果等食材和初鹿牛奶調配的水果珍珠奶茶。我和創辦人韓吉深聊後發現,他們能夠掌握「市場優先於產品」這個原則,並且能靈活轉向,才能做得越來越成功。
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舉辦醫療科技轉型研討會,請來的講者包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勤業眾信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等。這篇做演講的重點摘要,包括醫療 AI 相關產品發展狀況與需克服的挑戰,以及台灣數位轉型現況和 5G 創造的新機會。
產品驅動的成長策略(product-led growth)從 2018 年就開始被提出,近幾年有越來越多討論和應用。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什麼是產品驅動的成長策略,原則有哪些,以及有什麼重要案例。
新冠肺炎導致的新常態有三個主要特徵:讓家和辦公室界線更模糊的第四空間、低接觸經濟,以及更重視自給自足的新國家安全觀。採用新工具、新創新模式或其他手段,才能因應這三個趨勢的變化而存活下去,甚至能從中發現新藍海市場。
遠端工作一直是這幾十年的趨勢,但仍有許多企業不熟悉遠端工作的軟體。這篇文章整理 18 大類共 62 個有代表性的軟體,供企業和自由工作者參考。
會對營運模式和營收模式感到混淆嗎?就算有了營收,也需要完善的營運模式讓公司持續有健康的營收流。要想怎麼賺錢,得先弄清楚這兩個概念。
台北醫學大學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已經有兩年執行經驗,並在教育部全國生技創新大賽中囊括最好的獎項。邱士峰博士是該計畫的主要規劃和執行人,分享北醫在創新團隊培育的經驗和方法。
Erice Ries 的精實創業方法已經被全球很多新創團隊採納,並獲得不少成功案例。2017 年 10 月 Ries 又出版新書"The Startup Way"(新創思維:現代企業如何運用創新管理改革企業文化並驅動長期成長),這次是針對成熟企業提出他的方法和經驗分享,讓任何大小的成熟企業也能像靈活的新創公司一樣,能持續創新並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