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李偉俠

Termsoup.com 共同創辦人、Novapoints.com 建立者。 創業創新方法、新創募資講師,授課及輔導單位包括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經濟部工業局、新北市亞馬遜 AWS 聯合創新中心、行政院青創基地、中華電信學院、科技部 FITI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原大學、新北創立坊、天地人文創等單位。 著作:《新創募資教戰:如何讓投資人不想錯過你》、《創新產品鍊金術:獲得第一千個鐵粉客戶,打造不敗產品》 若您有任何指教,或是洽詢合作機會,請聯繫 Vincent:vincent.li@novapoints.com,謝謝您!

有輔導數百新創經驗的孫治華:新創如何避免簡單錯誤和進階錯誤

By |2020-11-23T22:07:54+08:0028 10 月, 2020|創業|

在寫《創新產品鍊金術》時,我訪談了許多業界資深人士讓內容更豐富,其中一位是孫治華老師。我書的篇幅有限無法著墨太多,這篇文章要分享更多孫治華所的洞見。

從接案到做出國際級雲端服務的創業之路:台灣企業 Ragic 的故事

By |2020-10-28T14:51:14+08:0018 10 月, 2020|創業|

從接案開始到做出可規模化的產品是漫長的道路,一個台灣軟體公司要做出國際化的產品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台灣的 Ragic 雲端服務創辦人郭家甫(Jeff)就做到了,這家公司有 80% 的客戶是外國使用者,這篇文章分享他的故事重點。

掌握專注和市場優先於產品的原則,果珍濃打造出火龍果珍奶單一熱賣商品

By |2021-05-08T01:41:35+08:0015 10 月, 2020|創業|

果珍濃是台東知名的飲料店,他們只賣一種水果珍奶產品,是由自己種植的火龍果加上木虌果等食材和初鹿牛奶調配的水果珍珠奶茶。我和創辦人韓吉深聊後發現,他們能夠掌握「市場優先於產品」這個原則,並且能靈活轉向,才能做得越來越成功。

醫療 AI 發展現況與挑戰 — 摘自醫療科技轉型研討會

By |2020-09-22T12:46:24+08:0022 9 月, 2020|創新|

台灣醫療科技整合學會舉辦醫療科技轉型研討會,請來的講者包括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勤業眾信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等。這篇做演講的重點摘要,包括醫療 AI 相關產品發展狀況與需克服的挑戰,以及台灣數位轉型現況和 5G 創造的新機會。

如何運用產品驅動的成長策略(product-led growth)加速市場擴散?

By |2020-08-31T22:45:46+08:0031 8 月, 2020|創新, 行銷|

產品驅動的成長策略(product-led growth)從 2018 年就開始被提出,近幾年有越來越多討論和應用。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什麼是產品驅動的成長策略,原則有哪些,以及有什麼重要案例。

探索新常態的創新地圖 — 由第四空間、低接觸經濟和新國家安全觀驅動的商機

By |2020-05-08T20:40:07+08:0026 4 月, 2020|創新|

新冠肺炎導致的新常態有三個主要特徵:讓家和辦公室界線更模糊的第四空間、低接觸經濟,以及更重視自給自足的新國家安全觀。採用新工具、新創新模式或其他手段,才能因應這三個趨勢的變化而存活下去,甚至能從中發現新藍海市場。

如何有效輔導新創團隊?邱士峰博士分享台北醫學大學兩年來的系統化輔導經驗

By |2021-05-08T01:47:08+08:008 2 月, 2018|創業|

台北醫學大學的「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已經有兩年執行經驗,並在教育部全國生技創新大賽中囊括最好的獎項。邱士峰博士是該計畫的主要規劃和執行人,分享北醫在創新團隊培育的經驗和方法。

傳統企業也能靈活創新?精實創業教父 Eric Ries 分享如何做

By |2021-05-08T01:46:01+08:0027 10 月, 2017|創新|

Erice Ries 的精實創業方法已經被全球很多新創團隊採納,並獲得不少成功案例。2017 年 10 月 Ries 又出版新書"The Startup Way"(新創思維:現代企業如何運用創新管理改革企業文化並驅動長期成長),這次是針對成熟企業提出他的方法和經驗分享,讓任何大小的成熟企業也能像靈活的新創公司一樣,能持續創新並保持活力。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