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d Feld 和 Jason Mendelson 的著作《創業投資聖經:Startup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契約、談判策略全方位教戰法則》,在台灣新創圈許多人都知道,這本書是募資實戰的經典。Brad Feld 和 Techstars 共同創辦人 Ian Hathaway 在 2020 年七月底出版了一本新書 The Startup Community Way: Evolving a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新創社群之道:演化的創業生態系),在亞馬遜上評價很高,截至當年 11 月中有 87% 的讀者給五顆星,共 51 人評價。

作者在《新創社群之道》這本書中,主要處理一個重要問題:新創要成功非常困難,而有很多人,包括政府、投資人、其他創業者以及其他很想參與新創發展的人,都很想協助創業者和整個新創圈有蓬勃的發展。但這件事情非常困難,主要在於新創生態系的複雜性以及創業者的心理狀態非常不容易被理解,如果要幫助創業者乃至整個新創圈的發展,絕對不是拿錢出來那麼單純的方法就可以解決的。智慧資源、人力資源、財務資源、網路資源、文化資源、實體資源和制度資源是七種創業者所需要的資源類型,資本只是其中一種而已。

但只要了解新創圈的生態特性,運用對的原則就可以培育出成功的新創生態圈。這本書就是在闡述新創圈的特性,以及世界各地如何運用自身的文化和資源,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新創圈。我把一些關鍵重點摘要如下。

  • 不能用由上而下的主導方式培養新創生態系:新創圈是一種複雜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這種系統沒有辦法由上而下的控制和主導,必須用由下而上的方式讓不同參與者發揮自己的專長、資源和主動參與的力量,才能讓這系統蓬勃發展。

  • 真正有意義的結果反而最難量化衡量:因為必須用由下而上的力量讓新創圈發展,用太傳統 KPI 的方式反而難以造成有意義的結果。容易衡量的結果很多時候反而是沒有意義或不重要的指標,難以衡量的結果是比較有意義或重要的指標。

  • 最容易量化評估效益的事反而最不重要:對新創圈最有意義和最深入的改變是人脈網路的連結、參與者的價值觀和思考模式(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structure along with the underlying norms, thought patterns, and values of the participants)。其次是促進資訊和回饋的流通(information flow and feedback channels)。最不重要的是投入資源的數量(input quantities),這卻是最容易被量化評量的部分。

  • 要關注的是有最大力量的特例而不是平庸化的平均值:要讓整體新創圈有意義的發展,我們要關注的是特例(outlier)而不是平均值。通常對新創圈有顯著貢獻的,是少數卓越的創業者或參與者達成的效果,他們經常積極的分享和奉獻,並且累積很多實戰經驗,整體新創圈後續的成長也會受益。因此不能太把焦點放在平均表現。

  • 沒有一種成功類型可被複製:不要太迷信矽谷模式,矽谷只是一個案例而不是普遍性的原則。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制度特色以及不一樣的資源,有一點不一樣也很可能造成很不同的結果,這也是複雜系統的特色。

  • 有經驗的創業家是生態圈的核心角色:一個新創社群裡面如果沒有足夠的創業者或企業家,很難長久。因為有這些人才能傳承重要的經驗並且能被當作參考。

  • 多元的組成才能讓新創生態蓬勃發展:新創圈的組成必須更多元才會更有活力。這些多元性不僅限於性別、種族、年齡這些要素,也包括經驗、背景和想法。

用不同資源協助新創社群會有不同的槓桿效果,容易衡量且看得到的績效不一定很重要,重要和有意義的影響要長期才會看得到成效。

(圖片為 The Startup Community Way 中的插圖翻譯)

這本書很深入的講如何經營新創社群,雖然不是有具體操作方法的手冊,但是很有啟發性。對於以下對象可以提供很多靈感和參考:

  1. 營運加速器、孵化器和育成中心的負責人和經理
  2. 經營共同工作空間或新創活動空間的營運者
  3. 政府部門、法人支持新創相關計畫的負責人
  4. 企業負責內部創新的相關負責人或規劃者
  5. 地方創生相關的營運者與支持者

Rich Fuh 對於推廣這本著作相當有熱誠,他在 Medium 寫了好幾篇文章,並在尋求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推廣和落實這些理念。他寫的文章如下,有興趣的人可以和他聯繫。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 Ian Hathway 是 Techstars 的共同創辦人,Techstars 是國際上頂尖的加速器,入選的新創企業有 85% 被併購或在營運中,這些新創截至 2020年 底共募得約 93 億美金,全世界三十多個城市都有 Techstars 的加速器計畫。Techstars 的理念就是以幫助人為優先(give first),積極幫助新創發展並串接不同資源,以我個人和他們接觸的經驗,感受到這種理念是深入 Techstars 的 DNA 中的。不管是我求助於他們或是幫他們介紹其他新創或企業,他們理解對方的理念和方向後,總是會先在腦袋搜尋是否有適合的對象可介紹雙方認識。因此我也可以理解為和他們能在國際上有這麼出色的成功。在台灣也有在科技部的 TTA 有營運,經常舉辦活動並協助要走向國際市場的台灣新創與企業串接資源,粉絲團為 Taiwan Startup Community

《創新產品煉金術:獲得第一千個鐵粉客戶,打造不敗產品》讓你了解如何創造第一千個鐵粉客戶,先立於不敗之地,再獲得更大成功
線上課程「創新產品從零到一:產品規劃、客戶開發與市場策略」讓你系統性的了解創新方法和豐富案例
折扣碼:Vincent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