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創新視野
推薦序:《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
這篇是《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這本書的推薦序,這本書不僅用各種精彩案例講解依賴過去經驗的侷限和危險,更重要的是也說明如何克服這種人性,讓我們面對新的事情會有更不同以往的做法,也讓我們更適應新的環境。
導讀:《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
八旗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繁體中文版,是 Techstars 聯合創辦人 Brad Feld 和 Techstars 全球新創生態圈發展計劃資深總監 Ian Hathaway 共同撰寫的。這本書主要在回答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讓一個地方的新創社群有機的成長和發展,讓更多的新創可以從這個生態系統中獲得巨大成功。這篇這本書的導讀內容,簡單介紹他們認為如何培養新創社群的方法有哪些。
我們需要軟硬兼施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
我經常受大學邀約,為學生上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或輔導團隊,後來也協助規劃整個系列課程,也有人力資源企業請我分享現在的新創圈發展,以及如何協助想創業的年輕人。到目前為止,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一下。簡單來說,我覺得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得「軟硬兼施」,軟實力和硬實力得同時培養,而非只著重硬實力。
《獨角獸創業勝經》 — 什麼才是成功創辦人的特質和條件?
究竟成為一家獨角獸或成功的新創企業,創辦人要具備哪些重要條件?矽谷創投 DCVC 合夥人阿里塔馬瑟 (Ali Tamaseb) 從兩百多家新創資料和深入訪談,歸納出許多和我們直覺或報章雜誌上的資訊都有很不同的結論,這裡摘錄30個精彩重點。
市場洞察比市場規模更關鍵
市場規模能決定一個新創努力三、五年後最多還能走到哪,它對投資人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在比較不同案子時,若條件都差不多,通常都選天花板更高的市場。但市場規模背後更重要的是市場洞察,也就是是否看出別人沒看到的市場邊界和機會,這裏描述三類產生市場洞察的方式和各自需要的關鍵條件。
廚師也會被取代?餐飲業 M 型化發展教我們的事
我一個朋友知道我喜歡吃辣,最近送我一款螺獅粉。這個產品很方便,只要煮一鍋水把麵條煮熟撈起來,再把附的佐料放進去,就有一碗美味的螺獅粉。這碗方便、美味的螺獅粉很美味,完全不輸我在一般店家吃過的現做料理,這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機器人是否會取代廚師?